竹席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竹席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资讯】江南制造总局跟江南皮革厂还是不一样韩东

发布时间:2020-10-18 15:35:15 阅读: 来源:竹席厂家

原标题:江南制造总局,跟江南皮革厂还是不一样

1

鸦片战争像第一记耳光打在天朝脸上的1840年,29岁的曾国藩就听说了战败的原因:洋人船坚炮利,天朝器不如人。跟曾国藩同年中进士的合肥人李文安,有一个17岁的儿子李鸿章,这时正苦读文章、准备科举。

十几年一晃而过,曾国藩作为湘军统帅,跟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打得你死我活;年轻有为的李鸿章在中进士后,凭着老爹的人脉,当了曾国藩的入室弟子,之后更是组织起了自己的淮军。1861年,湘军攻破重镇安庆之后,曾国藩和李鸿章这些统帅级人物心里都清楚:打下南京、搞死太平天国只是两三年内的时间问题,真正要紧的,是战后要干些什么:既保证自己的地位权力,又能提升帝国的实力——两者往往是合二为一相辅相成的。

湘军淮军自己心里清楚,之所以能挽回对太平军的不利局面,洋人在上海的助力起了大作用:太平军武器不行,挡不住有枪有炮的洋人。

1860年,曾国藩就打报告给皇帝说:现在凭借洋人的力量来剿匪,把眼前的困难挺过去;将来学习洋人的技术造炮造船,那才是长远利益所在。

当时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直接购买洋人的军火:好用是真好用,但贵也是真贵。一颗从英国舰船上偷来的12磅重炮弹,需要30两银子;一万颗铜帽,需要19两银子——还是次等货——还不准李鸿章嫌贵,有得买就算不错了。

曾国藩和李鸿章这样的人物,怎可能容忍长期受制于人?在体会过购买军火的诸多不便后,他们达成了一致共识:没有枪,没有炮,那就自己来造。有了洋人的枪炮,不但太平天国这样的事可以轻易镇压,也不用一而再再而三地跟洋人签割地赔款的条约。

于是现代中国的制造业,就从军火工业开始了,后人把它视为洋务运动的起点。

2

1862年,曾国藩的幕僚徐寿、华蘅芳以手工的方式,造出来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然后再用这台蒸汽机,造出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虽然走出了从农业时代迈向工业时代的第一步,但因为没有加工机器和加工工具、无法保证制造精度,黄鹄号只是能动起来,要投入实用是不切实际的。

曾国藩清楚:不是中国工人不够心灵手巧,而是要想拥有洋人的利器,必须先要有制造生产利器的机器。此时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容闳向他建议:直接购买美国机器。

李鸿章也是这样想的。他在上海建上海洋炮局,依靠洋人生产开花炮弹,后来又迁往苏州。虽然质量不及进口的原装洋货,但价格实在是低了。尝到甜头的李鸿章,兴致勃勃地上书,主张模仿八股取士一样开科学技术的科举,以功名吸引年轻人从事科技制造业——结果当然是被朝中的保守顽固派骂得狗血淋头。

1865年9月20日,在太平天国灭亡一年后,由曾国藩规划、李鸿章督办、丁日昌实际负责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上海虹口成立。原材料加工,是购买的美国旗记铁厂设备;核心制造机器,是容闳花了6万8千两白银从美国买的新型“制器之器”;工匠,几乎全是原汁原味的西方工程师。

江南制造总局诞生之时,整个中国没有一星半点的现代制造业。就算是在上海这样的跟国际接轨最近的城市,也只有极个别的外资小型修理厂。突然间耸立起来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当地人觉得像是天方夜谭。虽然招工的待遇比种地强得多,但很难招到人,因为群众怕被骗进厂之后,会被烧成灰从大烟囱里被排出来。

但无论如何,中国顶尖的甚至亚洲少有的军工厂,总是建起来了。

3

在欧美,一个军工厂的后面是一个工业体系,生产所需的燃料、原材料和零件,都可以通过市场购得。先有了工业社会的分工体系,再有集大成的军工厂。

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不同。从一开始,它的目的就是要制造尖端军火,而籍以依赖的体系呢?压根不存在。所以从一开始,一方面钢材、有色金属、橡胶都必须进口,另一方面还有一系列的附属加工厂要兴建,例如汽炉厂木工厂铸铜厂熟铁厂汽锤厂……虽然好像只是办了一个军工厂,实际相当于在当地建了一个军工业的全新社会。

创建的第一年里,江南制造总局就花费了25万两白银,主要来源于上海的关税。两年后,江南总局每天已经能生产15支毛瑟枪、12磅开花炮弹100发。

然而李鸿章当初的希望还是失望了。他满心期待江南制造总局能一成立,就为他生产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后膛来复枪。但直到六年之后,江南制造局才有能力生产。好不容易产出来,不但造价高于原装进口的来复枪、质量也远远不如,连李鸿章自己的淮军都抗议拒绝使用。

还有造船也是。1868年8月,中国第一艘真正可以使用的轮船在江南制造总局下水,曾国藩亲自取名为“恬吉”。虽然船的确造出来了,但行驶仍然迟缓、后期维修费用高昂,而售价比英国出售的同款轮船至少要贵一倍。于是1875年,江南制造总局就中止了造船计划。

工厂建成了,枪炮出厂了,能用但不堪大用,成本居高不下,与曾李之前设想的相去甚远——这当然都是有原因的。

4

成本之高,首先在于向欧美交的学费。因为没有工业底子,所有的原材料都必须进口,欧美的商人谁也不是慈善家,能多赚一分钱绝不会便宜了清政府。

更重要的是,江南制造总局是大清的企业,是官办的机构。就像人无法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江南制造总局也不可能脱离天朝而独立。在19世纪70年代,每年总经费差不多一半用于购买材料,还有30%都是外国工程师和中国官员的薪水。

像江南制造总局这样天朝舍得花钱投入的新生事物,当然会吸引不少实权派人物分一杯羹。不算小职员,在江南制造总局编制下的中国官员不到十年就从40人翻了一番,其中不少只是在这里挂个名领工资的。白领工资也就算了,在采购过程中的中饱私囊、贪墨腐败也是常事,致使曾国藩在1872年临死前下过一道死规定:每一笔采办,都必须经过总办本人及采买、支应和会计三个部门共同批准。至于吃白饷的,李鸿章再权倾一时,对此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工厂要想办下去,就不能去得罪不能得罪的人。

无论如何,白花花的银子砸进去,总是必须要看到成果的。到19世纪90年代,在苦心经营二十余年之后,江南制造总局已成为亚洲最先进的近现代化机器工厂。它能造枪、造炮、造子弹,除了军工产品还生产印刷机等民用设备,除了制造机器还翻译西方书籍。如今为人所熟知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就是由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馆译介来的。

而此时的日本,根本没有江南制造总局这样的工厂。中国自主的军事工业无论数量还是制造能力都优于日本,日本的武器只能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向西方买。然而中日甲午一战,中国的炮弹打中敌舰,但由于质量问题无法致命;相反日本的炮弹不但打沉了中国的铁甲舰,更击溃了整支北洋舰队。

然后就是《马关条约》的两亿三千万两白银赔款,这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年收入的3倍、日本年财政收入的数十倍。日本拿了这笔钱之后继续办洋务、办教育——当然也办制造业。甲午之战不到三十年后的1922年,日本就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母“凤翔号”,之后的“零”式战斗机也是世界一流战机。而此时的中国,还是只能造造步枪子弹。十五年后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军人还是只能用血肉之躯去阻挡坦克。

在2000亿成为制造业热词的当下,如今再回望江南制造总局——这一个中国近现代制造业的起点、充满历史教训的起点、值得反复咀嚼的起点——应该足够励志。不知道李鸿章死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制造业起步领先亚洲、结果却被别人后来居上的原因。反正就算他知道,他也做不到。他和曾国藩给中国留下一座当时亚洲领先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却无法令中国避开接踵而至的一记又一记耳光。

参考: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张鸣《洋务自强》

二手离心机

防水补漏公司电话

山东悬臂起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