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席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竹席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新闻】拜耳收购滇虹一场中药迷局菲岛茄

发布时间:2020-10-19 07:13:22 阅读: 来源:竹席厂家

拜耳收购滇虹:一场中药迷局

编者按:一边是中国中医药产业多年来“走出去”的奋力呐喊,一边则是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剧。德国拜耳,这家世界级医药巨头,堪称西医药产业的“航母”。如今,它开始船头调转,“杀入”东方。近日,德国拜耳以36亿元完成对中国滇虹药业的整体收购。正当业界都瞪大了眼,以为德国拜耳要进军中药产业时,德国拜耳医药保健中国总裁康洛克则淡然回应称,这场收购或与中医药研发完全无关。德国拜耳到底在打什么算盘?本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入主收购——大幅超出业内估值

相关数据显示,滇虹药业2013年的销售额为1.2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44亿元)。而本次收购德国拜耳斥资36亿元,其高溢价收购中药企业背后颇耐人寻味。

根据记者查询到的信息,此前,德国拜耳曾经收购原东盛集团旗下的感冒药“白加黑”,而收购滇虹药业是德国拜耳迄今为止布局中国市场的最大一笔收购。稍早前,业内曾根据滇虹药业2013年近10亿元销售业绩,预期估值应在15亿元左右。德国拜耳此次收购后,将会获得滇虹药业在昆明、上海和成都的四个生产基地和一个研发中心。

德国拜耳高层称,未来将会把滇虹药业在中药领域的专长与去年收购的德国中草药制造商Steigerwald公司结合起来。

记者采访了一些业内人士,他们普遍认为,德国拜耳收购滇虹药业,一方面是因为中德关系的不断升温为德国拜耳在华业务扩张提供了良好契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德国拜耳在中国发展的大红大紫,“生财有道”,即便是在外资药企遭到反腐调查的2013年,德国拜耳的业绩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当年,德国拜耳在华销售额突破116.5亿元,同比增长约10%。

另据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滇虹药业在国内IPO(股票发行上市)遇阻,也是其甘愿售卖自己的原因。据了解,2013年3月,滇虹药业对外发布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的消息。该公司拟在深交所上市,拟公开发行A股不超过6837.61万股,募集资金6.5亿元,将投入与主业相关的3个项目。但受制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资金面吃紧等诸多因素影响,滇虹药业苦等IPO已非最佳选择。此时,德国拜耳的开价要比IPO之后给予滇虹药业股东的回报更为可观。

滇虹药业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郭振宇回忆,德国拜耳与滇虹的买卖交易源于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郭振宇在美国迈阿密开会期间,恰巧与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保健消费品部全球总裁Erica Mann讨论中药的问题。彼时,Erica Mann就强烈地表达了希望收购滇虹药业的意愿,并表示愿意推动中药标准化,使中药真正走出中国。

Erica Mann表示滇虹药业旗下的康王、皮康王等品牌都是家喻户晓的品牌,这使得德国拜耳能够快速进入到OTC(非处方药)领域的皮肤科品类之中,此外滇虹还有其他一系列非常知名的中国中药品牌,如丹莪妇康煎膏等,这笔收购可让德国拜耳同时涉足OTC领域四个不同品类的业务。

遮遮掩掩——觊觎中医药的“迷局”

让业界大跌眼镜的不是德国拜耳在中国的中药布局,而是德国拜耳对进军中药的遮遮掩掩,一切显得尤为扑朔迷离。“收购中国本土企业滇虹制药,与德国拜耳进军中医药市场或者中医药研发完全无关”,德国拜耳医药保健中国总裁康洛克在今年4月24日召开的发布会上,曾如是表示。

康洛克再三强调,收购滇虹药业完全是公司更多基于市场开拓的一个行为,与中医药发展没有关系。康洛克称德国拜耳首先看重的是滇虹在中国中小城市比较成熟的销售渠道,这对德国拜耳整个产品线在基层的销售是有帮助的;其次,滇虹作为一家主要生产OTC的企业,其现有产品也确实对德国拜耳产品线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等于是丰富了德国拜耳的OTC种类。

德国拜耳高层管理者Erica Man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又毫不讳言地表达出对中国中草药的兴趣。“如果我们展望全球,世界上有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认识中草药产品。其实德国拜耳在中草药的研发方面也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非常知名的拜阿司匹林品牌,就是源自于柳树树皮,它也是一个天然的产品。”滇虹药业有很多中草药方面的研发,借助这样一平台,选择收购的方式可以说是一个更高的起点,更快进入市场的方法。Erica Mann甚至说, “德国拜耳已经在德国收购了一家企业,这家企业也有很多天然草药产品方面的研发。天然的药物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希望通过和滇虹药业之间的合作,能够进一步地拓展中药的应用,不仅在中国而且可以让中药走向全球”。

另据境外媒体德国《法兰克福汇报》本年度2月28日的报道,德国拜耳制药集团计划收购中国的云南滇红药业公司,并借此正式进军传统中医药市场,主要目标产品锁定在中药成分的非处方药剂(OTC)。集团董事会主席Marijn·Dekers表示,收购将使德国拜耳集团作为外资企业获得在中国非处方药市场的领先地位,目前中成药占中国自用非处方药物近50%的市场份额,此举有助于德国拜耳进一步扩大在华市场份额。

无论德国拜耳怎样遮遮掩掩,但目前可以确定的事实是——在收购滇虹之后,德国拜耳将会获得该公司所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乃至洗剂、化妆品和大量中药品种。

郭振宇的一席话或许道出其中玄机:“中国虽然是十多年前才引进非处方药(OTC)管理,但增长速度却呈跨越式增长,最高的时候到了25%,这几年受国家政策影响,基本上维持在8%~10%,如今美国只有2%~3%的增长,中国很快可以超越美国,成为OTC全球第一大市场”。

国金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 2014年中国OTC市场规模为1980亿元, 今年国内药品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在16%,按此速度计算,基于中国庞大的消费人群,OTC药品需求持续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国有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OTC药品销售市场之一。

公开数据显示,滇虹药业在2014年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综合统计排名中位列第15名。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保健消费品部全球总裁Erica Mann曾公开表示,“德国拜耳完成对滇虹药业和默克保健消费品业务的收购后,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非处方药公司”。

据2014年度中国非处方药生产企业综合统计排名显示,前三名分别是华润三九、扬子江药业和云南白药。德国拜耳凭借收购滇虹药业,一举占领了OTC市场份额最高点。其实,早在2008年,德国拜耳以12.64亿元从东盛科技购得“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等抗感冒、止咳类西药OTC业务及相关资产,一时之间,德国拜耳在华OTC业务排名从二十多位一举跃进前十。据中康资讯数据预测,2014年中国OTC市场规模为1980亿元,将比2013年同期增长11.1%。同时,今年国内药品市场规模增长速度在16%,如果按照年均增长15%来计算,5年之后,我国药品销售将接近全球药品市场的40%。 外资布局——中医药企业遭逢难题

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了不同声音。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业内人士表示,与2008年收购盖天力制药以增加非处方药物份额的用意不尽相同,德国拜耳此次收购滇虹药业或只是其进军中药市场的跳板。

“目前中国的医药政策正在大力支持中药产业的发展,而在专利垄断竞争激烈的药品市场上,中草药的细分市场更像一块未经深耕的处女地——中国的中草药企业在专利申请上存在短板,创新能力低、申请数量少;并且专利又多以提取物、制剂、组合物居多,仍有较大技术研发的空间。”该人士表示。

另据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的观点,“相比之下,滇虹药业拥有的授权专利数量相对较多。作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滇虹药业目前拥有授权专利196件,不但申请量一直保持明显增幅,就连专利技术实施率也远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达到了85%以上,这应该是德国拜耳真正看中的地方”,史立臣说。

史立臣坦言,德国拜耳的此次收购或意味着真正精通中草药研发的外资药企开始对中药产业动真格儿的了。“一旦德国拜耳在中药的研发和营销上完成整体布局,中药企业未来或将直接面临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与常规收购不同,此前外资药企对于中药企业的收购,分别是从资源、流通的角度去收购,而此次德国拜耳收购滇虹药业,既获得了滇虹药业在云南的植物资源,也获得了其OTC渠道,更值得注意的是,滇虹药业所获得的中药专利以及中药批文是外资药企难以直接获得的。据了解,日本汉方药企多次想收购中药企业,都未被政策放行,因此日本汉方药企应对之策是从中国收购植物提取液,再用自己研发的汉方药配方销往全球,中国一些企业间接为日本药企提供资源,而此次德国拜耳收购滇虹药业可谓一步到位。”史立臣说。

“当然,德国拜耳进军中药领域或许可以提升中药在全球医药市场的认可度。一旦德国拜耳解决了中药的标准化问题,并能有效降低中药重金属离子浓度,凭借德国拜耳的营销渠道和研发,未来抢占中药市场份额或无障碍。用中药领域所获得的现金流和时间空当来弥补西药专利到期后新药研发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未来的德国拜耳或将发展为凭借中西药两条腿走路的药企,到那个时候,中药企业更难与之抗衡。”史立臣表示。

评论

外资涉足中药未必不是好事

关于国际医药巨头收购国内中药企业的举动,其实不必担惊受怕,断定为坏事而消极对待。首先一点,企业实施收购行为是基于市场理性,是双方博弈的结果,在法律范围内无可厚非。更应该关心的是,外资涉足中药产业会为中药走出去带来什么。

毋庸讳言,德国拜尔这样的国际级企业,在现代医药研发、市场开拓以及全球消费者号召力方面极具优势。在中草药尚有待于国际学术界和医药市场认同的当下,或许能在中草药医药保健产品的标准化研究和市场推广中提供一些新的助力。

在日前召开的首届中医科学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说要科学认识中医药学的自身特点和与现代西方医学的关系,特别强调要“借助现代学术语言实现对中医药学的解读和发展”。

从中药走出去的角度看,中药企业不必忌讳开展与国外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收购与被收购也是合作的一种形式。总觉得中医药是中国人的,而固步自封,狭隘保守,那么怎么才能让中医中药的健康智慧传播到世界,并被国际市场广泛接受?也不要怕中药市场的大蛋糕被国外资本切分,蚕食,靠排外、垄断等手段,固守一隅,既不能争取到更大市场,也保不住既有市场。

当然还会有对产业保护的担心。几年前就有数据显示,日本在我国拥有的中药专利达505项,美国485项,韩国207项,德国165项。传统中药如牛黄清心丸就分别被韩国和德国公司开发为牛黄清心微型胶囊和牛黄清心液,在我国申请了专利,无偿利用并占有了这一传统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发达国家利用中医药传统知识攫取了大量利益,仅日本津村制药公司生产所谓汉方药,年销售额就达8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9.57亿元)。

与此相对应,我国整体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开展30多年了,但现有政策、法规、制度仅能实现对创新性知识的保护,对于传统知识的保护仍属空白。

在国际资本涉足中药动作将会越来越多之际,中国中药产业应更多从自身找问题、找原因、找方法。中医中药要发展,离不开现代科学支撑,必须借助于现代科学的语言、测量、科研体系,才能获得更广泛的认知与接纳。在这一过程中,除了须理顺产学研用、人才培养、科研投入、市场化等基础工作,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构建是当行之策。惟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发展契机。

国外对植物药的兴趣在增加

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王桂华向记者透露,德国拜耳收购滇虹药业她早有所闻,最终收购计划是在近期完成。

对于收购一事,王桂华坦言,业界应该多做正向积极思考,德国拜耳对滇虹药业高价整体收购,说明拜耳看好中国市场,看好中医中药,看好滇虹的优势中药品种。借助德国拜耳先进的制造工艺、企业管理、研发技术,或许会将滇虹药业中药方面的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进而对中药产业的发展起到示范推动作用。

在中国中药协会与外方的一些沟通交流中,明显感受到,国外包括FDA对植物药、草药(中药)的兴趣在增加,认识在增强,研发力度在加大。她说,在对外资收购中药产业给予积极的态度的同时,我们的企业也要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在研发创新、提升质量、树立品牌等方面苦练内功,提高竞争力。

滇虹药业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郭振宇介绍,当时全球前五大的制药企业都来找过滇虹谈收购,最终选择拜耳,最核心的考虑因素是拜耳最有可能帮助滇虹实现中药国际化,这是郭振宇多年来的夙愿。

“首先,德国拜耳在植物药领域的储备丰富,去年还在德国总部兼并了一家植物药厂;其次,借助拜耳的渠道、资源可以让中药走向国际。”(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仁爱白癜风医院

济南中医癫痫病医院

治白癜风哪家好

贵阳癫痫病医院